来源:保定中专技校网
时间:2023-07-20 15:29
次
实践队队员说道:“大家是怀着敬仰的心情前去拜访李董的,但他十分和蔼,还亲自给大家倒水。在同李董交流时,他正处理上海急需发货却没有合适车次的问题,一边从容不迫地四处联络,一边和同学们交流,重点公办学校,还连声抱歉,着实让大家佩服。”
为了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农村生活、更深入地了解农村,在实践初期,同学们开展了考察水库渔业养殖、认知农作物、参观绿色蔬菜基地等活动。经过一片农田时,同学们纷纷上前帮务农活。一望无际的农田分隔井然,农民们劳作的身影朴素平静,然而实战操作起来便着实让同学们深感不易。“能摘下来的是成型的大豆子”在邓大妈的指点下,几位同学穿行于分布紧密的豆藤田间,烈日之下,最初的新鲜感感渐渐褪去,豆大的汗珠不断往下掉,“天气热,杂草扎人,还有各种虫子”同学们深感辛苦,但仍未停务农,“着实感到不易,希望多多少少能帮到农民们”。
实践三重奏——展望新态:访创业农;访新农村
实践一重奏——走近农村:悟农务农;科技支农
无论是每周至少一次的公益活动,还是建立“商家联盟”设立固定基金,李绍光始终怀着一颗热忱温暖的心尽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就像宜春义工会的口号说的那样‘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每个人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关心别人对自己来说也是一种回报。”2012年,李绍光的慈善义举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被中国文明委授予“中国好人”荣誉称号。面对各种荣誉,李绍光十分淡然:“我只是尽己所能做了该做的事。当年是亲人朋友帮助我走出残疾带来的阴影,所以我也希望能帮助更多的人摆脱这种心理障碍。”
“Доброе утро,друзья.早上好,朋友们。 Меня зовут Яо вэй цян.我叫姚伟强,Очень приятного познакомимся.很高兴认识大家。”7月13日的支教由一段段简单的相互介绍开始。外国语学院的同学们纷纷使用中文和外语,起初略显羞涩的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也渐渐活跃起来,在随后的学习英文歌、单词、简单对话等环节中,纷纷积极发言,稚嫩的歌声与欢笑声回荡在校园,燥热的酷夏仿佛也宁静下来。“很开心”五年级的学生朱思琴说道,“哥哥姐姐们很幽默,也学到了知识。”
实践队队员给88岁的李秀英老人送西瓜
霞塘村实景
队员帮忙摘豆
实践二重奏——辐射公益:帮扶儿童;关爱老人
“通过此次实践,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农村的状况,比较好的大专都有哪些?,丰富了我们的暑假生活。”面对采访,实践队队长周佳琪说道:“这不仅是尽自己的力量给他人提供帮助,对我们的综合素质来说,也是一种不小的提升,这是一个互助的过程。”
7月16日,实践队拜访了身残志坚的农民企业家李绍光。在其建立的服装厂,从衣服的设计到布料的选择,从缝制加工到包装入库,整条生产线井然有序。让同学们深感惊讶的是坐在缝纫机前的工人多数都为残疾人。“他们都很努力,技校女生,工作起来很少出纰漏。”李绍光董事长说道,“虽有残疾,但我们都尽力做到比较好比较不错的,做出来的服装不比正常人差。”
“很多传统民间文化还保留着,如祠堂等。”实践队员说道,“但是房子都很漂亮,农民生活,至少在住房交通等方面有了显著改善,可以说是‘取精华弃糟粕’,非常好!”诚然,农村仍存在不少欠缺之处,但同学们纷纷表示对于农村的前景信心满满。
通过与当地人的沟通,以彬江镇为缩影,同学们对于农村现状有了更深的了解。“农村和城市很不一样,山清水秀景色很美,光是看着便让人心情大好,但是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实践队事先特别准备了一些实用的科技产品,完成台式电脑的组装后,同学们对于基本操作进行了细致的介绍。“科技能让生活更好!”当地人说道:“感谢这群大学生,科技知识值得学习”。
据了解,在2010年,宋家组的男女老少们聚在一起,是他们提出要用10年左右的时间,建设一个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家园。经过近5年的建设,新家园已初具规模。一栋栋、一排排青瓦白墙、样式统一的三层楼房呈现在大家眼前。整个村子的道路都是水泥路,孩子们尽情地玩耍,妇女们悠闲地聊天,老人们自在地劳作,呈现出一片世外桃源的景象。“我们这村的人都姓宋,新房全是村民自费建的,一栋大概20万。”热心的村民自豪地向队员们介绍。在村子正中间,矗立着一栋规模宏大的“宋氏宗祠”,乡规民约悬挂在祠堂的墙壁上。“这在袁州区可以说是最大的祠堂,一有大事,大家就聚集在这里共同协商。”
中国青年网南昌7月19日电(通讯员 沈逸驰)“感悟农村生活,成就美好未来!”南昌大学团委书记郑璐评价道。自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2年聚焦“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富强,因而在“中国梦”进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此次“三下乡”中,南昌大学外院“悟农”实践队情系“三农”,利用暑期走进农村,在江西宜春彬江镇开展了一次为期7天的实践活动。
支教现场
队员教授当地人电脑的基本操作
随后,在实践队到彬江镇的第四天,十位队员则是带着亲手采摘的一袋袋西瓜,前往敬老院,与老人亲切交流,一同度过了愉快的一天。彬江镇敬老院共有168位老人,不少老人都把敬老院当作自己的家,“在这生活得很好!”88岁的李秀英老人一面热情招待同学们,一面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家”:“这边是厕所,这里有电视,你看,我还有个大衣柜哩!”老人们的这份归属感不仅仅来自于政府国家的费用全额补贴,更来自于老人之间朴素的相互关照。“很多生活自理能力好一些的老人们都自愿帮助其他老人”李洪胜院长介绍道。敬老院里也随处可见相互搀扶、聊天唠嗑的老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