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中专技校网
时间:2023-06-13 22:38
次
12月16日∼17日,在2023高職院校創新創業傳播論壇上,與會院校代表圍繞高職發展生態圈中政府、市場以及自身多個要素,共同探討“逆襲”之路。
在此次論壇上,來自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學生發展中心祁鳴鳴對記者坦言:我們對高職雙創教育認識的起點就是:創業教育就是教學生怎麼開公司。
而隨著對自身雙創教育目標的明晰,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課程設置的思路也調轉“船頭”。
原標題:高職“雙創”教育還需挪開多少絆腳石
作為全國高職高專創新創業教育協作會秘書長,何伏林坦言國家對高校的“雙創”教育十分重視,去年國務院辦公廳出台了《關於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 》,但在一些教育主管部門針對高校“雙創”的具體實施方案和工作計劃中,高職院校卻發現自己時常處在被忽視的尷尬中。
從吸引“一小撮”到為了“大多數”?
“怎麼看都是隻針對普通本科院校。”12月17日,在 2023高職院校創新創業傳播論壇上,何伏林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為此他專門向該部門致電詢問,而工作人員也坦誠給予回應。“他們表示,這一次高職沒有考慮到,下一次會考慮的”。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樊江濤
評價體系阻斷高職“雙創”大眾路?
相對於高職在校生這個大數字,創業率隻能算是個小比例。而高職在我國大學生“雙創”中的分量,也難與其龐大的體量相稱。擔負著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職業教育,從吸引“一小撮”到為了“大多數”的“逆襲”,不僅事關高職教育自身的發展,更對實現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意義重大。
但困惑隨之而來。
他們開了數次創新創業研討會,找來企業、畢業校友……“我們想盡可能地多聽各方聲音。”他們分析了大量數據,很多老師包括祁鳴鳴都發表過論文探討這個問題。
為此,他們精挑細選畢業三五年的、有的甚至還在奮斗路上不斷摸索的校友走進校園與學弟學妹分享創業感悟。在祁鳴鳴看來:創新創業也應像頂崗實習一樣,讓學生了解現實中最真實的“雙創”。
圍繞這個困惑,怀抱招生网,在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展開了長時間討論。“討論的第一步不是怎麼去改變,而是要不要去改變。”祁鳴鳴告訴記者。
記者注意到,在此次論壇上,一些高職院校聚焦了一些社會評價標准偏差給高職雙創教育發展帶來的困擾。
“創業的基礎是創新,創新的基礎在技能的熟練。”隨著對創新創業教育方向的明晰,對祁鳴鳴和同事而言,創新創業與高職教育的關系也不再“擰巴”。
大學生創業分為“機會型”和“生存型”。何伏林解釋說,機會型關注的是科技含量,產品專利﹔而生存型多是從事類似“淘寶”等服務業,這樣的項目在高職院校比較普遍,“雖然科技含量不大,但市場需求巨大”。
而何伏林則認為,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同樣要在“干中學”,要在游泳中學會游泳,學生勇於試水的多,也應是雙創教育成果的指標。
一番開課、搞比賽后發現,祁鳴鳴和同事們發現最后學得好的也就那麼“一小撮人”,其實大多數還是游離於系統之外。
他表示,作為學校和社會,不應用創業成功率來要求創業教育者。“然而,如果用這些指標來評價衡量大學的創業教育是否成功,很可能會適得其反。”
對於一些院校把創業“大咖”請進校園分享成功經驗的做法,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並不認同。“我們曾經也是這麼做的,但是最后發現效果一般。”祁鳴鳴表示:“一些知名企業家離絕大多數學生的實際生活太遠了,很多人奮斗一生也不可企及。”
他認為,將高職學生與本科學生同場競技本身就不夠科學。“‘人字拖’不是什麼高精尖,甚至發明專利都不一定說得上,但這一發明帶來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是顯而易見的。”
而市場對高職雙創的青睞有加,同樣給何伏林留下了深刻印象。“經常有企業主動找上門來。”他告訴記者,雙方談起高職“雙創”可謂“一拍即合”、“相見恨晚”。“甚至很多企業老總幫我們學生組建團隊,並親自擔任創業導師進行輔導。”
談到高職學生創業資金難,有與會者指出:“很多地方給‘985’高校一個檔次,本科是一個檔次,高職是一個檔次。或者直接把高職砍掉。”他坦言,大學生創業貸款本身就是一個難題,而高職生無疑是難中之難。
而另一名與會者卻告訴記者,他的一位學生正是由於“高職學生”身份,在某地舉辦的“雙創”比賽中與大獎失之交臂,更錯失了代表當地參與上一級比賽的機會。
“可能有人對雙創的理解就是硅谷、微軟、蘋果,覺得有了這些東西雙創就是成功了。”這位與會者對記者強調,但我真不認為出了比爾·蓋茨、喬布斯,雙創就成功了。他同時進一步指出,有些時候明明知道應該提高勞動者的素質、營造全社會創新創業的氛圍,司法服务专业,但是在實際操作上卻發生偏差,“誰都想弄出個微軟、蘋果來”。
在這個“雙創”教育容易被忽視的“角落”,高職院校自身卻表現出了相對較高的自發熱情。
記者注意到,對於地方教育主管部門將學生申報專利數、學生年度注冊公司比例、注冊公司數量絕對值、畢業生注冊公司比例等量化指標作為對高職雙創工作考評依據的做法,與會者的觀點不一。
“有統計數字顯示,高職學生的創業率是普通本科院校的兩倍。”何伏林注意到:由於就業等原因,高職學生的雙創熱情遠遠高於普通本科院校。
一位與會者告訴記者,時下在高職院校中,對創新創業教育的認識依然可謂“參差不齊”:有認為壓根兒不能搞創新創業教育的,有將創新創業教育與技能教育割裂開來的,還有堅持創業教育就是培養“老板”的。
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學生處就業指導中心王海濱認為,高校和社會應該區分大學生成功創業與創業教育成功之間的關系。“遺憾的是,很多時候兩者混為一談,這樣對創業教育會產生不利影響。”
“高職院校難道不需要創新創業導師嗎?”幾天前,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創業教育學院院長何伏林,注意到了有關教育主管部門開展的推選全國萬名優秀創新創業導師人才庫的活動。
12月16日,北京國家會議中心,2023高職院校創新創業傳播論壇,參會嘉賓為獲獎院校頒獎。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趙迪�攝
對潛在創業者而言,創業教育的目的應該是培養其創業基因。所謂創業基因,是用來形容大學創業教育應該得到的成果。這種成果應該是內隱而非外顯的,需要一定的時間去發展。在職業生涯過程中,它或許會使個體在職業中表現出創業意識,或許會使個體直接創業,而並非僅表現為在大學中創立公司。
他指出,大學的創業教育與社會的創業教育的區別是授課對象不同。大學創業教育的授課對象絕大部分是潛在創業者,並非是創業者。而社會的創業教育,面對的多是創業者或有意願開始創業的人。
有與會者指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應是激發社會普通群眾或者說廣大生產服務一線的創新創業。但是一些地方,對於“985”、“211”和高職院校的雙創教育支持力度差距太大。
“如果認為‘985’‘211’會培養很多科學家,那我們就應該培養很多企業家。”他笑言:那時課程設置,技校地址,第一節課就是“公司注冊流程”、第二節課就是”公司各部門職能”、第三節課就是”怎麼做賬”、第四節課就是“怎麼營銷”……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邱靈芳 北京師范大學 王璇 北京科技大學 吳佳慧
(責編:郝孟佳、林露)
在持續“兩三年”的“大”討論后,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明確:高職創業教育顯然不應是教授如何開公司。“高職本來就不是培養高精尖人才,而是扮演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角色。”他們認為:創業是在一個崗位上整合你所能調動的所有資源的能力。其實,在任何崗位上都會涉及資源的整合和創新的能力。
這位高職院校老師告訴記者,在這次大賽的最后階段,他的學生的作品和一所“985”高校學生的作品難分伯仲,為此評委間意見分歧較大。后來有評委告訴他:由於還要代表該地參與上一級比賽,最終由於質疑這位高職學生和他身后團隊的能力,認為其對作品的再提升能力一定不及“985”學生,這位高職學生最終沒有勝出。
被忽視的“大多數”?
在那位與會高職院校教師看來,最終市場還了高職生一個“公道”。這名高職參賽生就業時,由於有10多項軟件著作權而被企業爭奪。“有好多企業都搶‘瘋’了——打來電話做老師、校長的工作。在當時太轟動了!”他坦言,在計算機軟件制作領域,軟件著作權並不代表很強的理論研究能力,“我想市場看重的是學生勤於思考,願意用所學去解決實際問題的素質”。
上一篇:上一篇:波兰有哪些大学—教育部认可大学名单-招生电话
下一篇:下一篇:中國福利基金會“資教工程”,給山區孩子一個七彩夢想-快速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