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咨询热线:
当前位置:河北中职网 > 院校新闻 > 招生问答 >

无锡市滨湖区“十四五”节约用水规划-热搜专业

来源:保定中专技校网

时间:2023-01-29 22:32

内容摘要: 无锡市滨湖区“十四五”节约用水规划

  (二)推进工业节水减排,促进转型升级

  三、 主要任务

  突出特色、节减并重。坚持把节水减排、节水防污、提高效率作为目标,加大各领域先进、高效节水减排技术、工艺、设备引进推广力度,以节水促减排,以限排倒逼节水,全面提高用水效率。结合国家污水资源化战略对省、市提出的有关要求,坚持源头控制与末端治理相结合,大力推进污水处理再生利用,改善河湖水质和水生态环境,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促进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预期

  一、 总体要求

  <9

  预期

  到2025年,与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基本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在1.05亿m3(含自来水)以内;节水设施日益完善,节水技术水平显著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3年分别降低19%和10%,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争创国家级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县,扩大省市级、县区级节水型社会载体覆盖面;节水能力建设明显提升,用水监测计量率不断提高;全社会节水减排意识明显提高,节水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基本形成,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滨湖区建成全市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和全省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

  一是完善基层节水组织机构。强化基层水利站节水管理队伍和技术力量,配备专职人员,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二是加大基层节水培训力度。采用多种形式开展面向基层、面向一线的节水业务培训,提升基层节水管理队伍能力和水平。三是推动建立节水统计制度。推动建立健全面向基层和重点用水户的用水统计制度,规范节水统计指标、操作规程,强化节水信息化建设能力。

  (10)《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_2002);

  3、节水内生动力不足

  (二)基本原则

  (一)推进农业高效节水,建设现代农业

  2、深入开展公共领域节水

  0.83

  一是开展节水公共机构创建。按照无锡市统一部署,在水利行业节水型机关、节水型高校建设基础上,逐步纳入其他行业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公共机构,提高节水公共机构覆盖率。二是在城镇公共建筑中推广各类节水技术。新建公共建筑必须安装和使用节水器具,推广空调循环冷却技术和空气冷却技术,限期淘汰公共建筑中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器具。三是推进绿化灌溉节水。园林绿化用水,宜选用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方式。四是推进落实水效标识制度,结合节水型产品水效等级,建立健全节水产品认证和市场准入制度。到2025年,全区城镇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100%,建成一批节水型公共机构。

  (8)《无锡市河道管理条例》(2009年6月25日无锡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2次会议制定,2009年7月29日江苏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0次会议批准);

  (四)强化科技支撑

  (五)规划目标

  一是推广先进田间节水技术。推广小洼灌溉、细流沟灌等灌溉方式,避免大水漫灌和长畦串灌,推广高精度平整土地、覆盖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等田间节水技术。二是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以微灌、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覆盖区域为重点,结合膜下滴灌等新技术,促进节水节肥,推进农业清洁生产。三是推广普及各类节肥、节药技术,实施化肥农药减施行动,推广使用有机和低毒低残留农药,推进机械化深松整地和测土配方施肥。

  预期

  (二)节水取得的成效

  (5)《滨湖区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思路》

  5

  3、高质量发展对节水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四、 保障措施

  落实《滨湖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太湖流域重点地区和工业园区、工业聚集区为重点,根据我区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未来发展需求,优化产业布局。一是优化沿湖产业发展。突出环太湖地区的山水优势,加强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的协调整合,依托山水城、蠡园开发区、胡埭镇、马山度假区等,重点发展生命健康、集成电路设计、信息技术、车联网等绿色产业。二是严格落实产业准入制度。针对滨湖区各工业园区产业定位,园区内各工业组团应严格按照各自产业定位引进项目,精细化工组团仅允许接纳符合产业政策、符合各工业园区准入条件的化工企业搬迁入区。三是积极淘汰落后产能。深入推进实施产能过剩产业和化工生产企业、危化品经营仓储企业集中排查,对区域内企业进行分类清理整顿,实行淘汰或提档升级。四是加快推动低端落后企业关停并转。持续推动太湖流域重点地区化工企业“四个一批”专项行动,推动“低、小、散”落后企业、小作坊关停并转。五是推进工业园区产业提档升级。不符合园区规划产业定位的生产企业必须转型、搬迁、改造或关闭;对分散在工业集中区外的化工生产企业要逐步搬迁转移,无法实施搬迁转移的必须改造或转型,改造仍不达标、投诉集中的企业予以关停。到2025年,力争创建1~2家节水型工业园区。

  2、节水管理能力不断提高

  一是组织开展集体学习。组织区水利系统深刻学习领会“节水优先”、“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等要求。二是组织开展节水教育。贯彻落实《江苏省水情教育规划(2018_2025)》,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节水教育活动,将节水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中小学教育教学内容;在全区中小学校组织开展专题知识讲座、绘画、书法、征文等为主要内容的节水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从小树立节水意识,养成节水的良好行为习惯。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节水宣传。抓住“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城市节水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发挥好“两微一端”等媒体宣传主阵地作用,探索开拓新媒体、融媒体宣传阵地,鼓励社会各方积极参与节水活动。四是建立全民参与的节水社会监督机制。推动全民参与节水行动,落实节水信息公开制度,鼓励新闻媒体开展节约用水的公益宣传和舆论监督。五是健全和有效落实节水违法行为举报制度,建立用水户和公众广泛参与的违规用水行为联合惩戒机制,鼓励曝光浪费水资源、破坏供水和节水设施、污染水环境等不良行为。六是大力推进节水教育基地建设。积极推进省、市两级水情教育基地建设。通过建设节水教育场馆、宣传长廊、窗口展厅等实体基地建设,充分发挥水情教育基地的教育功能和示范引领作用,向社会公众宣扬知水、节水、护水、亲水的水情教育理念。

  (二)强化监督管理

  (五)规划目标

  2、监管能力仍需加强

   

  _

  (9)《无锡市水资源节约利用条例》(2013年9月27日江苏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批准。2013年9月27日无锡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5号公布。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减少排放,扎实开展中国制造2025无锡行动。一是实施企业节水技术改造。大力推进食品饮料、医药化工等行业节水技术改造。二是开展节水诊断。推动规模以上用水企业(10万m3/a以上)开展专项节水诊断,围绕过程循环和末端回用,实施循环水回用、水梯级利用、再生水利用等技术改造。三是推动工业废水资源化利用。围绕马山度假区、蠡园开发区、胡埭工业园等园区实施园区节水技术改造,加强园区供、排水监测,提高园区污水处理市场化程度,探索搭建园区节水、废水处理及资源化专业技术服务支撑体系和平台,推动节水型园区建设。四是开展园区以节水为重点的绿色高质量转型升级和循环化改造。加快节水和水循环利用设施建设,促进企业间串联用水、分质用水、一水多用和循环利用。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节约用水工作,特别是国家节水行动方案的印发实施后,节水已上升为国家意志和全民行动。节约用水是解决复杂水问题的根本措施,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上,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思路,明确指出当前治水的关键环节是节水,要求把节约用水作为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配置、调度的前提,从观念、意识、措施等各方面都要把节水放在优先位置。2023年11月12_13日,总书记视察江苏期间,张家口学校,要求“要坚持调水、节水两手都要硬”,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业”,“不能一边加大调水、一边随意浪费水”,量水而行、因水制宜,扎实推进节约用水工作。2023年5月14日上午,总书记在河南省南阳市主持召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坚持节水优先,把节水作为受水区的根本出路,长期深入做好节水工作,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产业结构、人口规模。

  2、水平年

  1、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

  (五)凝聚社会力量

  (4)《无锡市滨湖区“十四五”时期发展总体思路研究》

  一、 现状与形势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23年6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修正,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4、其他

  (6)《江苏省水资源管理条例》(1993年12月29日江苏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2003年8月15日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一次修订,自2003年10月1日起实施);

  (六)发展布局

  (12)《城市综合用水量标准》(SL367_20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1

  (2)《无锡市滨湖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节约用水工作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参与的系统工程,涉及各个行业和部门,关系到千家万户,与经济社会发展、水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建设保护的多个方面密切相关。需要政府强有力的领导、各部门的密切协作和全社会的积极参与,采取有效措施,共同开展。

  (1)促进再生水利用

  2、强化基层节水能力建设

  1、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1、法律法规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紧紧围绕“强富美高”新无锡建设大局,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和区委决策部署,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全面实施节水控水行动,把节水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节水减排并重,以转变发展方式和推动各行业节水为重点,大力推动节水政策制度落实,提高各领域用水效率,以水资源高效利用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促进节水减排,全面推进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为美丽无锡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尽管“十三五”期间节水监管能力不断增强,但与节水新形势、新要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在用水节水统计方面,面向基层和重点用水户的用水统计制度仍不健全,统计基础薄弱,信息化建设能力与当前节水统计要求相比仍显不足。在基层节水管理方面,目前节水工作仍由区水利局水政水资源科负责,受职能限制,协调外部门力度有限,相关节水管理制度体系仍不完善,节水管理队伍建设滞后,专业管理人员配备不足。在节水约束力方面,缺乏刚性约束,节水监督考核制度仍有待进一步完善;用水定额在取水许可、计划用水和节水考核等方面执行不够严格,弱化了标准的效力,不能满足“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要求。

  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

  严格执行计划用水管理,对取水户每年完成12次全覆盖检查,并创新管理模式,唐山公办技校,统一制作下发《取水户内部管理台账记录本》、签订《取水权人年度用水管理目标责任书》,督促企业提升自主管理意识。开展长江流域取水口核查登记61家,在全市率先完成包括吴塘门调水泵站在内的4个资源配置类工程发证,发放无锡市第一张电子取水许可证,并作为样板在全市推广。建立取水监管电子台账系统,将近五年水资源管理基础台账电子化,实现取水户管理资料随时随地云端读取。地下水压采与增点并联推进。协调解决无锡白药山水泥有限公司公共供水接管,解决百姓喝水难题;成功封填费森尤斯卡比华瑞制药有限公司在内的5眼地下水井;新增地下水位监测井4眼,初步形成地下水监控网络。推进用水统计调查制度改革。

  (一)推进农业高效节水,建设现代农业

  4

  预期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需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强有力的领导机构和高效、灵活的工作机制。各部门要加强统筹衔接和协调配合,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和专业优势,尽快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水利节水部门加强对口指导和组织,推动节水各项工作有序有效实施;实行“重心下移、区域负责、属地管理”,将节水型社会建设任务纳入到各单位日常管理和工作考核之中,把各项目标、任务、责任落实到企业和单位、落实到工程和项目、落实到具体的负责人,做到层层有责任,逐级抓落实。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3年下降(%)

  约束

  19

  (三)节水工作困难和瓶颈

  ——气候条件。滨湖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湿润,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冬季北风多,受北方大陆冷空气侵袭,干燥寒冷,夏季偏南风居多,受海洋季风影响,炎热湿润,春夏之交多“梅雨”,夏末秋初多台风。

  (3)《无锡市水资源公报》(2015~2023年)

  (二)节水取得的成效

  (2)《中共无锡市委无锡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锡委发〔2023〕27号);

  ——经济发展。境内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经济发达,是近代民族工商业和现代乡镇企业的发祥地和中国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2023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55.0亿元、增长3.2%。

  一是建立区级规模以下取水口在线监控平台。采用智能计量仪表结合计算机、网络通信和传感器三项技术的在线监控平台,对规模以下取水口实施水量自动监控,实现实时在线监测、数据统计与查询、取水计划管理与控制等功能。二是进一步完善非农用水户监测计量。加强规模以上用水工业企业、服务业和公共用水大户用水监测计量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产用水全过程精准计量与控制,全面实施城镇居民“一户一表”改造。三是完善企业三级用水计量。推进取水、用水、排水的全过程监测计量和信息化系统建设,强化各行业用水智慧化管理能力。

  非常规水源利用量(亿立方米)

  (五)加强节水能力建设,强化全民节水意识

  一是将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强化用水总量红线在新市镇建设、产业布局等方面的刚性约束,促进产业布局与水资源条件相适应,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二是规范开展水资源论证和区域评估工作。对新改扩建或已建产业园区或镇(街道)行政区范围开展规划水资源论证,论证规划布局与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的适应性,从严核定许可水量。在项目立项、施工图设计、项目施工、竣工验收等环节从严落实节水“三同时”制度。按照《省商务厅省自然资源厅等七部门关于印发江苏省开发区水资源论证区域评估工作方案(试行)和实施细则的函》(苏商开发[2023]384号)要求,启动开发区区域评估工作,促进开发区科学发展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作用、实现空间均衡,建立开发区高效便民的取水许可管理机制,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三是推广用水审计制度。从重点用水户、超计划取水30%以上用水户和自愿审计用水户中选取对象,每年完成1_2家用水户用水审计工作。四是严格执行节水评价制度。全面开展规划和建设项目节水评价工作,从源头上把好节水关。五是开展“四水四定”研究。明确滨湖区水资源利用上限,摸清水资源的供应与需求,制定供需平衡方案,以用水结构和国土空间布局优化为手段,进一步落实水资源底线约束。

  (1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_1996);

  (1)《省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江苏省人民政府文件苏政发〔2012〕27号);

  (三)强化城镇节水降损,推进非常规水源利用

  (2)《无锡市节水行动实施方案》

  (四)推进节水制度落实,规范全过程节水管理

  目  录

  (10)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农业领域,合理调整作物结构,推行适应性种植方式;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发展渠道防渗、低压管道输水、喷灌等节水技术;发展农业节水技术,实施现代农业园区升级。

  (四)节水面临的形势

  3

  三、 保障措施

  100

  (三)范围及水平年

  约束

  加快用水计量监控能力建设,强化节水基础设施和基层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基层队伍节水管理能力和水平,提高节水宣传覆盖面和受众面,提升节水宣传教育效果,使“丰水地区也要节水”的观念得到有效宣传普及,全社会节水和洁水意识不断提升。

  (五)凝聚社会力量

  滨湖区通过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取了一定成效,但随着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对滨湖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此相比区域节水工作仍存在一些困难和瓶颈。

  坚持政府主导,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对节水基础设施建设的保障作用,健全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和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保证规划建设工作的顺利完成;完善社会资本投资节水的税收优惠政策,积极探索合同节水管理等新模式,通过特许经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模式,完善投资回报和退出机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节水等领域;加大对节水技术创新和节水工程的投入,重点支持节水关键技术开发、示范和推广以及工业和城市生活节水示范工程;建立健全节水财政奖励和补贴机制,对节水型社会建设过程中的先进典型予以奖励,完善节水税收金融优惠政策。

  滨湖区位于无锡市西南部,依太湖而立,现辖区面积571.55km2,拥有无锡90%的太湖岸线,汇集无锡90%的旅游资源,集聚无锡90%的省部级科研院所。

  一是严格执行省、市制订的最新行业用水定额。强化用水定额促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刚性约束和导向作用,对超用水定额标准的企业不批准其新增取水或者增加计划用水量,并分类分步限期实施节水改造。二是加强生产用水全过程监测计量与控制。大力推进规模以上工业用水企业取水、用水、排水的全过程监测计量和信息化系统建设,强化工业用水智慧化管理能力,完善企业三级用水计量,加快推广智能水表,维护更新规模以上企业取用水在线监控系统。三是强化企业计划用水管理。指导企业完善内部定额管理制度和奖惩机制,严格实行超计划用水累进加价等计划用水管理制度。四是强化重点监控用水户节水监管。推动重点监控用水户定期开展水平衡测试,对漏损供水管网进行升级改造,强化重点监控用水户节水监管。五是对重点工业用水企业开展用水审计,将审计结果作为取水许可审批的重要参考。六是指导企业开展节水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企业职工节水意识。七是深化水效领跑者示范引领作用,完善水效领跑者评价指标体系,健全遴选、评审及公示制度。到2025年,以食品饮料、医药化工等行业为重点,每年培育1~2家水效领跑者企业和节水标杆企业。

  万元GDP用水量较2023年下降(%)

  随着“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长江经济带”联动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等重大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将推动全市加快高质量协同发展,我区均是这些国家战略的核心承载地,这也给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锡宜一体化推进将促进全市联动节点的建设。作为无锡活力创新源,滨湖区需要加快集聚要素资源,建设打造无锡内外协同核心节点。为此,需要正确认识我区水资源利用现状,从观念意识和实际行动上都把节水作为解决新三大水问题的根本性措施,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做好节水工作顶层设计,着力补齐节水基础设施短板弱项,强化节水监督管理和考核,整体提升节水工作质效,以节水促减排,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通过节水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大力发展农业节水技术

  90

  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区域结构、产品结构和品种结构,以高效节水为原则,限制和压缩高耗水、低产出作物的种植面积,鼓励种植耗水少、附加值高的农作物,因地制宜选育和推广优质耐旱高产品种,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打造湖湾特色茶果花卉产业,充分发挥沿湖生态优势,打造绿色、生态、优质的特色粮食、蔬菜、茶果、花卉产业。重点发展杨梅、醉李、茶叶等滨湖特色品种。发展无锡毫茶、马山杨梅等区域公共品牌,增强辐射带动能力。结合物联网“智慧农业”建设,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广应用节水新品种、新技术。

  (4)《关于下达2023年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目标任务的通知》(锡水资考〔2023〕1号);

  滨湖区地处无锡市西南部,长江三角洲腹地,南依太湖,北接梁溪、惠山两区,东连梁溪区、新吴区,西临常州武进区。2023年10月9日,被生态环境部授予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十三五”期间,我区贯彻落实“十六字”新时期治水思路,强化水资源“三条红线”管理,建立用水效率控制制度,严格限制高耗水工业项目和高耗水服务业的发展;完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体系,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措施;严格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节水评价、取水许可、计划用水、节水“三同时”等制度,并继续加强地下水管理;大力开展节水型企业、社区、学校等各类载体创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节约用水工作取得一系列突破和成效。“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美丽无锡建设均对全区节约用水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扎实推进全区节约用水工作,按照无锡市和区委、区政府关于“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统一部署,组织编制了《滨湖区“十四五”节约用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2025年

  (3)《无锡市滨湖区水利“十四五”规划》

  结合滨湖区现代农业产业规划布局和‘三园一区一居’建设要求、细化园区功能定位、产业特色,坚持整体规划、分项实施、逐年推进、滚动发展,不断提升各园区的品质内涵,逐步实现滨湖农业园区整体精品化发展。加快雪浪山生态景观园、花彩乡创园和小南湾乡创园等镇级产业园基础设施的提升改建,完善配套、拓宽发展空间;加大物联网农业、无人值守农业和数字农业发展力度,提升村级特色园区科创属性,提高智能化水平。

  8

  1、优化工业产业布局

  “十三五”期间,节水型社会建设持续深化,2023年滨湖区全域获评江苏省节水型社会示范区。江南大学、市民中心获评江苏省第二批水效领跑者,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中心生态湿地雨水处理回用系统工程获评省级水生态文明重点示范项目。五年来,共创建省级节水型企业4家,市级节水型企业1家,县区级节水型企业2家,省级节水型学校4家,市级节水型学校4家,省级节水型单位4家,省级节水型社区3家,省级节水减排项目8家,市级节水教育基地1家,市级水效领跑者2家,开展用水审计6家。

  (一)指导思想

  (3)《中共无锡市委 无锡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现代产业发展政策的意见》(锡委发〔2023〕39号)(锡委发〔2015〕40号);

  4、促进非常规水源利用

  (三)范围及水平年

  (7)《江苏省节约用水条例》(2023年1月15日江苏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

  现状水平年为2023年,规划水平年为2025年。

  (5)《滨湖区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三五”规划》

  (四)节水面临的形势

  (13)《江苏省林牧渔业、工业、服务业和生活用水定额(2023年修订)》。

  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严守生态红线制度。一是严格落实《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限制淘汰目录和能耗限额》、《江苏省化工产业结构调整限制、淘汰和禁止目录(2023年本)》等要求,以食品饮料、医药化工等传统企业为重点,做好高耗水工艺、技术和装备按期淘汰工作。二是根据《国家鼓励的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目录》、《国家成熟适用节水技术推广目录》,支持企业积极应用节水、减污的先进工艺技术和装备,大力推广应用先进节水工艺技术,不断增加低耗水、低排放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比重。

  2、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指明了节水发展新方向

  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完善节水公众参与平台,逐步转向以电话热线、政府门户网站、网络论坛、社交平台等新型公众参与平台为主;建立全民参与的节水社会监督机制,推动全民参与节水行动,落实节水信息公开制度,鼓励新闻媒体开展节约用水的公益宣传和舆论监督;健全和有效落实节水违法行为举报制度,建立用水户和公众广泛参与的违规用水行为联合惩戒机制,鼓励曝光浪费水资源、破坏供水和节水设施、污染水环境等不良行为;鼓励公众积极参与节水评价信息公开、监督和举报,不断提高节水评价的社会公信力。鼓励社会各方积极参与节水活动,广泛参与用水、节水的管理和监督。

  (4)《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60号,2006年1月24日颁布,2006年4月15日起施行);

  

  节水型器具普及率(%)

  围绕规划期建设目标,坚持“节水优先”,全面推动实施节水行动,把节水作为解决水资源问题的优先举措,把用水总量红线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以建立先进适用的节水基础网络与技术体系、体现优先的过程管控体系、严格规范的节水监督管理与考核体系、全民自觉节水的行为规范体系为目标,按照“控总量、提效率、强能力、增意识”的发展思路,确定节水实施重点,全方位建设节水型防污型社会。

  4、节水宣教工作成效明显

  《规划》结合《无锡市节水行动实施方案》等实施安排,以2023年为现状年,在分析全区节水工作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面临形势的基础上,科学谋划了“十四五”期间全区节水工作发展布局,拟定了全区节水发展目标,明确了主要工作任务,制定了保障措施。

  本《规划》是指导我区“十四五”期间节水工作的纲领性文本,为今后一定时期内开展节约用水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一是加强节水法律约束。贯彻落实《无锡市供水条例》和《无锡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实施供水、用水、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等各环节的精准节水策略,加大节水奖励和浪费水惩罚力度。二是严格节水监督和管理。压实供节水主管部门的节水监督管理职责,健全节水常态监管制度体系,细化常态化监管内容,推动我区节水专项监督向常态监管转变。三是强化节水考核。结合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做好节水指标考核工作,进一步优化水效指标,推动将节水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四是强化节水定额的导向和约束作用。加强用水定额执行情况检查、评估和修订等工作,倒逼用水户实施节水减排。五是做好重点监控用水户监管工作。建立完善重点监控用水单位名录,切实强化节水监控工作,指导重点监控用水单位加强内部节水管理,并对其加强节水技术指导。到2025年,推动将年用水量10万m3以上,地下水5万m3以上的非农业取水户纳入重点监控用水单位名录。

  (8)《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GB/T 50331_2023);

  (1)《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二)强化监督管理

  用水总量控制(亿m3)

  节水优先、量水而行。严格落实省、市制定的各项节水政策制度,把节水作为全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配置、调度的前提。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强化用水总量和强度控制,按照新时期滨湖区发展定位,合理优化社会经济和产业布局,坚持优水优用,科学配置生活、生产、生态用水,积极推进非常规水源利用。有效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可持续利用,真正做到以水定需、量水而行,确保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

  _

  (六)发展布局

  城乡生活领域,加快推进城镇供水管网改造,完善供水管网检漏制度,提高管网渗漏监测能力,加强公共供水管网运行维护;深入开展公共领域节水,持续扩大节水机关、节水型高校和节水公共机构覆盖面;推动洗浴、洗车、游泳馆、温泉等高用水服务业采用低耗水、循环用水等节水技术和设备,结合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合理限制高耗水服务业发展,严格落实行业用水定额。

  2023年8月,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美丽江苏建设的意见》,要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绿色可持续发展为支撑,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随着省市战略的落实,“十四五”时期滨湖区在苏南区(县)竞争中跻身领跑阵营压力较大,处于“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激烈竞争格局。滨湖区以“打造优势独具、功能独具、魅力独具的高质量发展标杆区”为目标,未来一段时间经济社会仍将保持高速增长,水资源承载压力仍然较大,而现状产业结构仍有待进一步优化,各领域用水效率仍有提升空间,部分领域还存在用水粗放和用水浪费等问题,节水政策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节水监管水平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此形势下,必须围绕水资源取、用、耗、排、再利用等各个环节,实施综合节水,通过转变用水方式,淘汰高耗水高排放高污染的落后生产方式和产能,倒逼产业转型升级、经济提质增效,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7

  一、现状与形势

  广泛宣传、全民节水。强化全民节水宣传教育,开展形式多样、覆盖面广、受众量大、丰富多彩的节水宣传教育活动,对新时期节水、爱水、护水等新理念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宣传,引导公众树立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创新宣传和激励手段,营造节水形势,强化水效领跑者宣传,引导和增强全社会共同参与,让“丰水地区也要节水”的节水理念深入人心,促进形成全社会爱水护水节水的良好风尚。

  “十三五”期间,联合太湖局、区司法局、江南大学开展“节水护水,保护太湖”文化作品创作大赛、“水法知多少”水法知识竞赛、“我心中的幸福河湖”有奖征文活动,并设宣传点,发放问卷调查,对参与调查问卷的学生,发放水法宣传纪念品;与太湖局联合在华润微电子、华瑞制药、振太酒业等企业开展了节水、水法宣传进企业活动;在立人幼儿园、胡埭小学开展“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建设节水型社会”主题宣传活动。与市水资源管理处联合在胡埭镇龙延社区广场开展送法进社区活动,由区委宣传部授旗成立“滨湖碧水保卫联盟”青年志愿者队伍,河小青与水秀社区联合发起节水小天使实践活动;举办“滨湖区水利风景巡礼,为身边最美水利瞬间点赞”微信朋友圈点赞有奖活动。全区累计开展水法宣传“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活动30余场,累计出动500多人次,张贴宣传海报100余张,拉横幅50余条,发放宣传手册、宣传画、宣传品10000余份。

  序号

  我区产业转型升级起步良好,正处于加速提升关键期,各领域用水效率与先进地区比较仍有差距。工业整体用水节水工艺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节水型企业覆盖率不高,部分企业认识不到位,缺乏创建意愿和动力;非常规水源利用方面,再生水厂及配套管网建设滞后,不能满足再生水配置利用要求,雨水集蓄利用仅局限于少数雨水调蓄池、透水性路面等项目,未大规模推广。总体而言,当前我区用水效率仍有提升空间,节水潜力仍有待深入挖掘,但目前节水潜力挖掘遇到了理念、技术、资金等多种情况的瓶颈制约,亟待有所突破。

  2、促进传统行业转型升级

  夯实基础、重点突破。坚持以《无锡市节水行动实施方案》为引领,着力补齐用水监测计量、节水基础设施短板,强化能力建设,完善节水监管和考核体制机制,强化对水资源供、用、耗、排等各环节工作进行全面监管,保证节水落实;准确把握全区节水现状与未来发展需求,拟定节水重点,理顺重点领域与重点任务的关系,统筹推进全区节水工作。

  (1)《江苏省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实施方案》

  推进城区雨水集蓄利用。一是结合蠡湖新城、胡埭镇等区域新市镇建设,配套建设雨水回收系统和利用设施,规划建设用地面积超过2万m2的新建建筑物要配套建设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合理运用下凹式绿地、透水铺装、生物滞留设施、植草沟、湿地、绿色屋顶等海绵设施,加强初期雨水弃流处理,强化雨水径流污染管控。二是系统化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开展蠡湖大道、环山东路道路等透水路面建设;开展南湖怡园、融创游园等公园绿地改造,到2025年,滨湖区城市建成区25%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70%以上的雨水得到有效控制,面源污染得到有效削减。

  大力推进雨水、再生水等非常规水源的开发利用,并将非常规水源纳入区域水资源统一配置,逐年提高利用比例。

  指标属性

  (五)加强节水能力建设,强化全民节水意识

  1、节水行动实施方案对节水作出了新部署

  2、推进节水奖惩政策制度落实

  推进供水管网改造、公共领域节水、高耗水服务业节水城镇节水工程建设,实现生活用水“微增长”;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结合国家污水资源化战略实施,加大集蓄雨水、再生水等非常规水源示范项目建设。

  (三)加大资金保障

  一是推进城镇供水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供水管网、老旧小区二次供水改造,完善城乡统筹区域供水设施。二是制定供水管网维修和更新改造计划。加快对材质落后和使用年限较久的供水管网进行改造,加大新型防漏、防爆、防污染管材的更新力度,减少供水管网“跑冒滴漏”和“爆管”等情况发生。三是完善供水管网检漏制度,推广预定位检漏技术和精确定点检漏技术等先进的检漏技术,提高管网渗漏监测能力,通过供水管网独立分区计量和水平衡测试等方式,加强漏损控制管理,确保漏损率达到市下达的规划目标要求。到2025年,集镇以上城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9%以内。

  1、节水潜力有待挖掘

  (一)指导思想

  3、相关规划

  (一)滨湖区基本情况

  (6)《无锡市滨湖区水利现代化规划》

  98

  非常规水源利用领域,结合国家污水资源化战略实施,落实江苏省和无锡市《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实施方案》,优化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布局,大力推进污水处理再生利用设施和中水管网建设,结合2座城镇污水处理厂空间分布,因地制宜建设再生水取水点,推进城镇绿化、道路清扫、生态景观等领域优先使用再生水,扩大再生水利用领域;结合蠡湖新城、胡埭镇等新市镇建设,配套建设雨水回收系统和利用设施,大力推进城区雨水集蓄利用。

  近年来,在无锡市领导下,滨湖区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关于“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为指导,快速推进水资源保障体系建设,水资源配置能力明显增强,在经济不断增长的情况下,用水总量控制在0.14亿m3(不含自来水),水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

  一是合理限制高耗水服务业用水。重点围绕推动洗浴、洗车、游泳馆、温泉等高用水服务业强制采用低耗水、循环用水等节水技术和设备。二是严格落实行业用水定额。鼓励酒店、宾馆等服务业用水大户定期开展水平衡测试工作,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和输水损失,鼓励选用国家发布水效领跑者名录中的节水器具。到2025年,针对不同行业,完成5家高耗水服务业节水技术改造。

  工业领域,持续推动化工企业“四个一批”专项行动,深化高耗水行业节水减排和绿色改造,推动食品饮料、医药化工等行业实施节水技改。围绕胡埭镇、马山度假区等各类园区实施园区节水技术改造,保定中专技校大全,进行水梯级利用及集中处理,形成园区耦合用水系统,加快推进节水型企业建设。

  1、规划范围

  1.05

  3、推动高耗水服务业节水

  (一)滨湖区基本情况

  3、促进现代农业园区升级

  ——地质地貌。滨湖区地貌属太湖冲积平原,低山残丘环湖,山体由泥盆系石英砂岩、粉砂岩组成。土质以黄棕壤和黄红壤为主,质地黏重,颗粒甚粗。因受长期的剥蚀构造作用,山顶多呈尖浑及馒头状。沿湖岸一侧坡度一般较陡,坡角20°~35°。受湖水长期侵蚀,致使港湾和浪蚀崖较为发达。东部是太湖冲积平原,地势低平,为黏土、粉质黏土、粉细砂、中粗砂堆积而成。

  指标

  (7)《工业用水考核指标及计算方法》(CJ 42_1999);

  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

  

  表2_1滨湖区“十四五”节水规划指标体系

  0.06

  (7)《滨湖区水资源“三条红线”管理控制规划》

  (6)《取水许可技术考核与管理通则》(GB/T 17367_1998);

  一是提升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差别化实施污水处理设施升级改造,2025年底前全面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二是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生态湿地建设,进一步提高出水生态安全性。三是推进工业生产、市政卫生、生态景观等优先使用再生水。积极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再生利用工程建设,合理规划建设再生水管网,加大再生水在工业生产、城市绿化、道路清扫、车辆冲洗、建筑施工及生态景观等回用力度,提高再生水资源化利用水平。

  ——地理位置。滨湖区位于东经120°17′,北纬31°33′,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江苏省东南部,无锡市西南部,南依太湖,北接梁溪、惠山两区,东连梁溪区、新吴区,西临常州武进区。

  注:2025年用水总量含自来水。

  合理调整工业布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行业转型升级,以食品饮料、医药化工等行业为重点,通过推进行业节水技术改造、建设节水型企业等措施,大幅度提高工业用水效率,促进工业节水减排,实现废水“近零排放”。到2025年,全区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23年下降1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0%,建成一批节水型企业。

   

  10

  约束

  (2)推进雨水集蓄利用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一)加强组织领导

  1、节水政策制度有效落实

  1、加快推进城镇供水管网改造

  3、节水载体建设取得突破

  积极引进推广国内外节水减排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加强用水效率高、效益好、影响面大的先进实用节水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建立完善节水技术推广和服务网络,加强技术培训,努力提高节水管理、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与国内、国外先进节水城市的技术交流;聘请省、市相关专家,组成较为稳定的专家咨询委员会,为我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政策措施和重大技术问题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三)强化城镇节水降损,推进非常规水源利用

  二、 主要任务

  (四)强化科技支撑

  二、 总体要求

  81

  (9)《城镇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 50335_2023);

  4、开展节水型企业和节水标杆建设

  (四)规划依据

  ——水资源状况。滨湖区区域内河道纵横,水网密布,除太湖外,全区共有大小河道250条,全区水域面积约365.21km2,占总面积的63.9%。水资源历年平均总量2.4亿m3,地表水平均总量2.0亿m3。

  (二)基本原则

  6

  3、广泛开展节水宣传教育

  1、加快用水计量监控能力建设

  以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减少面源污染为核心,通过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业节水技术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升级等综合性措施,大力推进农业高效节水,建设现代农业,推动农业用水负增长。

  (5)《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13〕2号颁发,2013年1月2日发布并施行);

  虽然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各领域用水户的节水内生动力,但“节水成本高,不节水成本低”的问题仍未彻底解决。第一,水价的杠杆作用发挥不够充分,水价形成机制不能全面客观反映水资源的稀缺性和供水成本,节水项目的投资回报难以达到投资主体预期回报率;第二,节水市场机制仍不健全,财税引导和激励政策仍不完善,奖补资金难落实等问题仍有待解决,水权交易、合同节水等创新抓手尚处于探索阶段。第三,全区节水绩效考核与责任追究制度不健全,监管、处罚措施不严格,对个别领域用水户浪费水或不节水的行为起不到警戒作用。第四,部分公众对丰水地区“节水优先”、“以水而定、量水而行”认识不到位,没有真正认识到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供水成本大等问题,自发节水的行为和意识不强。

  2

  当前,滨湖区已进入由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未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压力仍将持续,节水减排压力仍然较大。

  (三)节水工作困难和瓶颈

  (四)规划依据

  一是持续推进水权水市场建设。完成区级水权分配,探索地区间、行业间、用水户间等多种形式的水权交易。二是全面深化水价改革。严格执行居民用水阶梯水价和非居民用水超定额超计划累进加价政策,根据市统一部署制定非常规水源利用优惠政策与实施细则。三是加大节水投入。积极争取上级节水资金,加大节水投入力度,落实节水税收优惠政策,建立节水奖励机制,推广信贷节水,健全节水投入机制,扶植培育节水技术服务企业。四是推广合同节水管理模式。以高校合同节水为示范和突破口,探索高效、可持续的合同节水模式,逐步推广合同节水。五是创新市场机制,推行水效标识建设,实施水效领跑和节水认证。

  将节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政府和相关部门政绩考核体系;为确保节水措施顺利贯彻落实,需要定期对节水工作进度、落实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检查;探索建立节水考核指标体系,明确年度工作目标,每年对节水指标进行考核;建立节水监测评价体系,对重点行业、重点单位的节水工作进行全面统计、监测和评价,统筹考虑用水总量控制;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根据评估结果对实施责任主体进行考核,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23年最新修正版)》(2023年7月2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修正);

  本规划范围为滨湖区全境,包括胡埭1个镇和马山、雪浪、蠡园、河埒、荣巷、蠡湖6个街道,国土面积572km2。

  推进落实《无锡市节水行动实施方案》,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推进节水奖惩政策制度落实,强化节水监管和考核评估,深入推动合同节水管理,实行“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规范取水、用水、耗水、排水、再利用全过程节水管理。

  2023年

  (5)《节水型社会评价标准》(水利部2023年5月印发);

  (四)推进节水制度落实,规范全过程节水管理

  3、强化节水监管和考核评估

  “十三五”时期,按照国家、省、市要求,围绕节水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相关政策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制定了《滨湖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编制完成《滨湖区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三五”实施方案》、《滨湖区水资源管理现代化建设方案》和《滨湖区“十三五”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实施方案》,下发了《关于严格执行2023年度用水计划并切实加强取用水监管的通知》等,“十三五”期间,区域用水量严格控制在红线内,2023年用水量(不含自来水)为0.14亿m3,较市政府下达的0.24亿m3红线留有足够空间;2023年万元GDP用水量(考核口径)为9.33m3,“十三五”末较2015年下降23.4%。

  2、规范标准

  10

  (二)推进工业节水减排,促进转型升级

   

  ——行政区划。现辖胡埭1个镇和马山、雪浪、蠡园、河埒、荣巷、蠡湖6个街道,拥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工业设计园、国家级数字电影产业园各1个和无锡山水城、蠡园经济开发区2个省级开发区,共有72个社居委和7个村居合一社居委,全区常住人口50.4万。

  3、持续推进企业(园区)节水技术改造

  _

  (三)加大资金保障

  预期

  《无锡市节水行动实施方案》已于2023年4月正式实施,提出了十一个任务类别共35项具体任务,明确了各部门责任分工,对今后一个时期全市节水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和具体要求。作为无锡“一城两核”中的中心城区,同时是无锡联结宜兴的关键节点,也是促进无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滨湖区在无锡市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大力推动全社会节水,促进节水减排,全面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改善水环境,促进高质量发展,推进节水行动方案落地实施,必须加强全区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加强工业节水减排、城乡节水降损,促进水循环利用,强化用水过程监控,加强市场引领和科技创新,强化全民参与和社会监督,充分发挥各类节水载体和水效领跑者的典型示范和引领作用。

  (4)《滨湖区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

- 快速报名 - 马上领取入学名额

快速报名

招生问答

首页

电话了解

在线咨询